[書籍心得分享]零盲點思維:8 個洞察習慣,幫你自動跨越偏見,提升判斷能力

大家好,我是Kelly,這次想跟大家介紹的是《零盲點思維:8 個洞察習慣,幫你自動跨越偏見,提升判斷能力》。

只要是人,一定會在某些方面有思考上的盲點,以下是幾個問題:

你面對別人的批評,第一反應是什麼?

你曾用盡方法來證明自己是錯的嗎?

你身旁有能對你誠實說反對、批評意見的人嗎?

這是書本介紹中所提出的問題,如果你們也像我一樣,在某些方面第一反應是反駁回去或是不自覺的就會想否認是自己錯了,那可以試著研究一下這本書。

本書會帶我們進入偵察思維的世界,讓我們面對自己的盲點,而不是像鴕鳥一樣逃避,如果有興趣的話我們就繼續往下閱讀吧!

前言

作者一開始就提到了物理學家理查‧費曼所說的:「人生的首要原則,就是別自欺,騙自己最好騙。

在一般的認知中,如果真相擺在自己眼前,通常眼見為憑,我們認為自己會就這樣改變原本的想法。但讓人驚恐的是我們的判斷力其實是受到態度的限制,遠大於受到知識的限制。

也就是我們的判斷不一定會因為鐵錚錚的事實擺在眼前而改變,而是與我們相信什麼是真的來做判斷。

尤其現在假新聞充斥,群體與群體之間常因為資訊不流通而起衝突的時代。

如果在看完本書後,想要更進一步了解事實與不同群體間認知落差的例子,可以參考《反智》這本書,裡面有許多令人震驚的例子。且作者文筆流暢,也是一本有趣的書。

雖然可能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希望藉由這本書開始,讓你我逐步邁向所謂的「偵察兵思維」,也就是書名所說的「零盲點思維」。

PART1 下判斷的兩種心態

作者在本書中將思維方式分成兩種,一種是士兵心態、另一種是偵察兵心態。

士兵心態(soilder mindset):別人有可能會在我們的邏輯中找出漏洞或否決我們的想法。我們可能會遭遇來自相反立場的激烈爭論,我們立論可能會受到挑戰、破壞、損害或削弱。因此我們會尋找證據來佐證、鞏固或支持我們的立場。時日一久,我們的觀點變得更加強化、增強和鞏固。我們會死守著自己的看法不變,就像士兵躲在戰壕哩,躲避敵軍齊射的戰火。

偵察兵心態(scout mindset):由「這是真的嗎?」對想法下定論。像一名偵察兵在繪製戰略地圖。下一座山的後面是什麼?我在哪些方面需要更多資訊?我的情報有多可靠?

在偵察心態中,沒有所謂信念受到「威脅」這回事。如果你發現自己在某些方面做錯了,只要改善地圖即可,此舉對你有利而無害。

由上面敘述可以發現,士兵心態與偵察兵心態有相當大的不同。士兵心態傾向於鞏固自己的立場,而偵察兵心態則會根據事實來決定向哪一方前進。這兩種心態也與卡蘿.杜維克著作的《心態致勝》中所說的固定型心態與成長型心態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既然偵察兵心態這麼好,那麼為什麼人會發展出士兵心態呢?

作者提到,因為士兵心態會帶給我們情感上立即的好處。像是安慰我們自己,比如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酸葡萄心態」。或是讓我們自我感覺良好,幫助我們融入社群。

尤其融入的社群十分關鍵,因為通常我們會加入一個團體便代表我們認同他的理念才會進入。(這邊不包括被強制加入的部分) 所以團體的理念通常與我們的社會認同有關,這種方式所形成的士兵心態,我自己認為是最難修正的,因為這不只屬於自己的問題,也與自己和團體之間的連結有關。

如果士兵心態這麼好,只要不妨礙到別人,我就這樣維持不好嗎?

我們人有所謂的高估現狀的偏誤(present bias),也就是過於關注短期結果,而對長期結果關注太少。就像我先前所提倡的指數化投資,雖然可以穩穩地賺到獲利,但相對的是至少需要將資金置放20-30年。而主動選股者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能賺到一筆為數不小的金額,這也是為什麼即使股神巴菲特提倡一般人只要穩穩投入指數型基金,卻依舊有許多散戶前仆後繼加入主動選股的路程。

如果你擔心自己犯的過失,並說服自己「這不是我的錯」,你會得到即時的情緒解脫。代價是你會錯過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這意味著你無法防止錯誤再次發生。

哲學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希望』是頓美好的早餐,但卻是頓糟糕的晚餐。」

士兵心態雖然可以幫助我們脫離當下的心情困境,但並不利於長期修正錯誤的心境。而採取偵察心態模式的好處不僅僅在於讓你的現實地圖更精確,更在於你正在強化的習慣和技能。

且謊言容易想滾雪球般越堆越多,即是當下我們欺騙了自己,若後面想要像士兵躲在戰壕那樣鞏固自己的立場,我們可能需要更多的謊言來圓滿自己前面所說的謊言。這不僅不利於我們發展成功心態,且到最後沒辦法再支撐我們的謊言時,有可能會招致信念的崩潰。

PART 2 自我意識影響判斷力

上一段說到以長期來說,偵察心態的好處大於士兵心態。這一段作者便教我們一些方法來幫助偵察心態的培養。

這邊作者先提到一個例子,有位男士想要與他的女朋友同居,而他的女朋友有養貓,但這位男士不喜歡貓,因此他希望女朋友若要與他同居就要把貓給別人照顧。他特地強調自己「冷靜客觀」的與他的女朋友溝通,但他的女朋友認為她跟貓是一組的,無法分開。

從上面這個例子來說,這個男士真的是客觀的嗎?

感覺客觀不等於你有偵察心態:人們通常可以提出令人信服的論點來支持自己的立場,並不意味著這個立場是公正的。你越是認為自己客觀,你就越相信自己的直覺和觀點是現實的準確反映,也就越不傾向於懷疑它們。因此過於自信的認為自己客觀,反而越有可能陷入主觀思考。

以下是作者提出的偵察心態的五個標誌:

標誌1:當你意識到對方才是對的,你會告訴他嗎?

標誌2:你如何回應個人批評?

標誌3:你曾經證明自己錯了嗎?

標誌4:你是否採取預防措施避免自欺?

標誌5:你有好的批評家嗎?

這些標誌是測試我們是否有往偵察心態前進,但若要預防我們在下決定的時候產生偏見,作者在之後也有提出一些測試。

其中最常見的應該就是局外人測試,所謂旁觀者清,從局外人的角度來看這件事的話,他們會怎麼做決定。

像作者就提到IBM當時因為被日本企業超車,經營陷入困境時,高層就藉由思考自己是新上任,與原本IBM毫無關係的執行長的話會如何做,最終他們成功了。

對我來說裡面還有一個測試類型使我印象深刻,就是從眾性測試。也就是說在體驗一項服務或是一項商品之前,如果好友或是家人先表明喜歡/不喜歡,是否會影響到我們的感受。

我的答案是:會。除非那項服務或是商品中原本就有我討厭的元素,否則通常都會受到影響。尤其是在朋友大力推薦之後,所以看到這一段時給了我不小的衝擊。

這也可以用在明星或是網美代言或是業配的商品或服務,因為對他本人有好感,看到他們大力推薦自然就會想跟著使用。如果真的好用、喜歡當然沒問題,但這真的是建立在自己的喜好上嗎?還是只是被群眾影響,我自己認為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這一段最後作者提到量化不確定性,也就是給出的答案不再只有是、否或是對、錯。而是把自己的不確定性以機率來表示,假裝我們要與另一位假想敵打賭。

而用打賭展示你有多確定:大腦會從「支持」這個目標,切換到「真正嘗試得到正確答案」這個目標上。這個方法在《高勝算決策》中也有提到,因為該書的作者是前職業撲克玩家,因此在下決策時便習慣將其以機率的方式呈現。

PART3 摒棄自我安慰的錯覺

我們前段有說到,士兵心態有個好處,那就是自我安慰。在短期來看,自我安慰可以幫助我們很快重整自己的狀態並恢復。但是長期來看,我們可能變成了逃避現實的那一類人,而且無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因此這一章節的重點便是告訴我們如何應對現實。

我想大家都有經驗,在前往一個嶄新的環境之前,內心多多少少都會有些不安。但實際抵達後,通常會發現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或是要面臨一個自己不想面對的情景,比如向他人承認自己的錯誤,內心的思緒可能會像油一樣,因為一點點火星,便在心中升起了熊熊烈火。

在這邊提一個我覺得最適用於我自己的方法,那就是—訂定計畫。如果事情是真的,一旦你覺得自己關於怎麼做有了具體計畫,則你得出「那不是真的」結論的衝動就會減少。有了具體的計畫,對我來說就不像需要直面那些不確定性。

即使事情走向沒有按著計劃走,但對我或某些人來說,第一步對我們是最困難的一步,但只要可以跨出第一步,我便有自信可以做好。

接著提到前面所說的,量化不確定性。偵察兵的動機並非來自於「這一定會成功」,而是「這是一個值得下的賭注」。士兵心態有時會讓我們擁有盲目的樂觀,相信這一定會成功。而偵察心態則不同,它藉由掌握準確的可能性,來選擇你的目標、適時調整計畫、決定成功賭注。

這也讓我想到,我在剛出社會並拿到第一筆工作的薪水時,也是有著想藉由自選股來致富並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在這樣盲目的樂觀下,選了當時的熱門定存股,剛好也買在高點,所以我第一筆投資是虧損的。

但這也給了我一個教訓,因為我在極度樂觀的狀態下買進,但卻是賠錢,這第一筆投資給我的經驗十分深刻。加上當時工作真的很忙,於是便開始尋找有沒有讓我專注在本業,又能穩穩獲利的投資方式。我也因此和指數化投資相遇,現在回頭看,當時真的給了我很大的衝擊。

但是若當時的投資是賺錢的,我想我現在可能還在自選股的路上前進,因此我回頭反思,其實我很感謝這次的失敗。

PART4 改變慣性思維

若想要改變我們習慣的士兵心態,變為有利我們的偵察心態要如何做呢?

作者說到我們須先學會如何犯錯,出錯不代表做錯事,當它是漸進式更新與修正,實事求是。科學與醫學都是不斷承認先前的錯誤,所以才讓我們擁有今天這樣的生活。

像是在細菌的存在尚未知曉前,醫師認為他們自己是神聖、乾淨的,所以不會在手術或是看診前洗手。這在我們現代的觀點來說,只能說這些醫師都瘋了。當時在醫院的死亡率是在家的三到五倍,醫院又稱為死亡之屋。

當時推廣洗手的那位醫師,甚至被當時其他醫師當作瘋子,最後被送入瘋人院。現在來看,只覺得這整件事很荒謬。

幸好我們最後還是將洗手納入我們的醫學流程中。但我想藉由這件事來說明,只要是人都會犯錯,重點是我們怎麼看待這個錯誤。是將這個錯誤當作自己人生的汙點,想將它藏起來。還是將這個錯誤當作自己知識的更新與修正,讓下一次的行動變得更好。

這個世界十分廣大,一定有許多現今科學尚未發掘的事物,也因為人口的增加,會出現許多與你想法不同的人。這時保持好奇和困惑,別認為他人不按你認可的方式行事就是不理智。我們改變想法的能力取決於當世界與你期望相互矛盾時,你是如何反應。

就像前面所說的那位醫師,他的同僚對於洗手的概念嗤之以鼻,但若有人保持好奇,實際去試驗在手術前洗手,對當時的醫學來說會不會變成一大突破呢?

PART5 身分認同影響判斷力

在最後作者提到了身分認同,身分認同對我來說也是最困難的。當某個信念成為了自己身分認同的一部份時,代表要改變這個信念,心中一定會掀起一股風暴。尤其在政治與宗教上,人們的政治和宗教觀點往往是他們身分認同的一部份。當有人批評一種信念剛好是屬於你身分認同的一部份時,這就是一種對立。

作者說到以某種信念為榮並沒有甚麼壞處,但是身分認同的問題在於:它會破壞清晰思考的能力。通常每個人都是士兵心態與偵察兵心態的混合體,有可能在工作或是其他方面我們屬於偵察兵心態,但在政治與宗教方面卻變成了士兵心態。

因此作者提倡輕持身分認同,輕持身分認同意味著以一種實事求是的方式看待,而不是將之視為你生活中驕傲和意義的核心來源。

尤其在以某種身分為榮時,很容易在說話的語氣中感受到優越感,即使你是對的,但當你覺得自己在道德和智力上都優於別人時,就很難改變他人的想法。

作者在這邊提到了一些例子,也十分精采與打動人心,若看了這篇心得分享有興趣的話希望能找書來看。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連讀書心得都是近期寫最多的!

我最喜歡的就是書中說到,錯誤只是代表觀念的更新與修正,真的很希望有人在我求學時就告訴我這句話,這樣我想我應該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因為這個說法,我自己越來越能接受與承認自己的出錯,希望分享這本書,讓你我都越來越好,我們下篇文章見。

如果這個心得分享對你有幫助,讓你產生興趣的人可以幫我點以下連結購買哦,藉由這個連結購買我也可以得到一些小回饋,謝謝您。

博客來: 《零盲點思維:8 個洞察習慣,幫你自動跨越偏見,提升判斷能力》

金石堂: 《零盲點思維:8 個洞察習慣,幫你自動跨越偏見,提升判斷能力》

momo購物: 《零盲點思維:8 個洞察習慣,幫你自動跨越偏見,提升判斷能力》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